1、单片机多功能日历的制作有很多种方法,采用供应街鹏袷敖链管理模式及应用技术是不同的,所以在设计和制作该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应考虑到系统环境、结构设计简单、容易完成,所选用的器件要着重考虑其性能稳定、功耗、及其成本等因素。所设计的系统结构往往决定着元器件的选择,考虑到性能、稳定、功耗及其电路设计特点。本设计决定采用单片机STC89C52作为主控制系统,采用LCD12864液晶显示屏作为显示模块将最终数据提供给用户,时钟模块采用DS1302时钟芯片连接AT89C52以完成时间的计算功能,温湿度采集采用的是传感器DHT11芯片,采用3~5V直流电源为单片机及其他芯片完成供电,从而实现多功能万年历的功能。下图 是系统框架图

3、STC89C52是一个拥有40个引脚的微处理器,下面将对本设计所涉及到的瞿搋村乇端口进行详细说明。VCC端口(管脚40):电源端VSS端口(管脚20):接地端。P1.3、P1.4、P1.5端口(管脚4、5、6):P1端口(P1.0~P1.7,1~8号管脚):P1端口是一个双向的I/O端口,它的传输位宽为8,本身拥有上拉电阻。当端口收到的数据为1的时候,内部的上拉电阻就会将端口调为高的电位,这样就可以把它当做输入口使用。本设计将计时芯片连接以上端口作为输入口以完成对计时芯片输出信息的采集。RST端口(引脚9):这个端口是单片机的复位输入端口,当端口接收2个连续的高的电平输入进来,单片机就会实现复位操作。PXD/P3.1端口(管脚11):作为输入端口,将温湿度采集传感器与其相连利用端口特性完成对温湿度信息的采集。P3.3~P3.6端口(管脚13~16):利用以上端口完成按键信号的输入。P3.7端口(管脚17):利用此接口作为输出口配合一个三极管的放大功能完成对蜂鸣器的驱动。axtal1,axtal2端口(引脚19/18):两端口的单片机的反相放大器的输入,axtal1也是单片机的内部时钟电路的输入,此芯片本身就具有内部时钟发生电路,此设计在单片机外附加一个12M晶振元件以获得更加准确、稳定的时钟信号。P0.0~P0.7端口(管脚39~32):此设计利用以上几个端口连接LCD显示器作为数据线将单片机处理的最终数据输出给显示器以完成最终数据的显示。
4、本设计的温湿度信息的采集是由DHT11温湿度传感器完成,属性如图

6、数据帧温湿度传感器、通信和同步主控芯片之间通过数据总线,为一个单一的格式,实现了通信时间约为4ms,数据被分为两部分:小数和正数。一次完整的数据包传输大小为40bit,高位先出。
7、由于镶毳呦躲传感器DHT11输出的为数字信号、封装简单,所以在本设计中可以很容易的将它与单片机STC89C52相连来实现预设功能。此处使用传感器的pin2口连接单片机的P3.1口,单片机的P3.1口为数据口,可以用来收发串行数据,因为本设计是在一块较小的电路板上完成,连接温湿度传感器的线长小于20m,所以采用的上拉电阻为5kΩ,将其连接于电源与温湿度传感器DHT11的pin2口之间,其pin3口悬置,pin1与pin4口分别接电源和地。电路图如图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