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在明初之时,朱右将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一说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实则为三家。),八大家之名始于此。包括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其在文学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2、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锘篱烙畅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4、“三苏”:即苏家父子兄弟三人:苏洵(父)、苏轼(兄)、苏辙(弟)。人称"三苏",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最高,超过苏洵和苏辙,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文人之一。

6、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世称“南丰先生”。
